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北京天气21天_北京天气二十天
tamoadmin 2024-07-01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伏天如何划分?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
1.关于伏天如何划分?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的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
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雨水
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门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仍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一些易发病的流行。
惊蛰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春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这时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倒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地区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胁。
清明,不仅是一个极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俗演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作“清明节”。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和活动,更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立夏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
芒种
每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6日或7日,这时太阳到达黄径75°。从字面上说,“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对于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此时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芒种,样样都忙”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际表明,夏大豆、夏玉米、夏甘薯等作物的产量均随播(栽)期的推迟而明显降低,播(栽)过迟的甚至不能成熟,得不到任何效益。“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麦收以后应抓紧抢种抢栽,时间就是产量,即使遇上干旱,也要积极抗旱造墒播种,切不可消极等雨,错过时机。“芒种忙,下晚秧”,南方的双季晚稻育秧要抓紧进行,要特别注意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治工作。东北、西北地区的雨水仍然不多,冬、春、小麦要适时浇水追肥,做好生长后期的管理工作。大部分茶区的夏茶采制已经开始,由于气温高,芽头长得快,容易粗老,一定要及时采摘,加工细制,提高品质。
芒种后,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圩田好作,五月(农历)难过”的农谚体现了在抗灾能力极低的旧社会农民对梅雨成灾的忧虑。在“样样都忙”的芒种之时,防汛抗灾工作千万不可放松。
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小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大暑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战斗已拉开了序幕。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最迟不能迟过立秋。“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大豆开花结荚也正是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十分敏感。农谚说:“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旱象应及时浇灌。
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在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明显较多;而在最高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大,更叫人感到闷热难当。全国闻名的长江沿岸三大火炉城市南京、武汉和重庆,平均每年炎热日就有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另外,夏季多种作物害虫活跃,在高温下施药防治更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立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回答者:非常来客007 - 举人 四级 8-23 15:18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2 条
立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回答者:黄昱恬 - 举人 五级 8-23 15:08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回答者:啄B木W鸟 - 副总裁 十一级 8-23 15:09
关于伏天如何划分?
一、市内板块
1、天安门广场—纪念堂—国家博物馆—红楼纪念馆
2、天安门广场—李大钊烈士陵园—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北京植物园
3、天安门广场—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昆
玉河水上游
4、天安门广场—顺义焦庄户地道战遗址—顺义高新农业园—燕京啤酒集团
5、天安门广场—抗日战争纪念馆—宛平城—卢沟桥
6、天安门广场—冀热察抗日挺进军司令部—爨底下村
7、天安门广场—十三陵水库陈列馆—九龙游乐园—航空博物馆
8、天安门广场—平谷鱼子山抗日根据地—金海湖—飞龙谷
9、天安门广场—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十渡风景区
10、天安门广场—白乙化烈士陵园—云蒙山
二、周边板块
1,北京—乐亭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昌黎五峰山李大钊活动遗址—山海关四野临时指挥部、山海关保卫战纪念厅
2、北京—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南市食品街
3、北京—盘山烈士陵园—黄崖关长城
4、北京—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天桂山风景区
5、北京—邢台抗大纪念馆—八路军129师司令部—“世外桃源”河南八里沟—邯郸赵国故都丛台古城
6、北京—阜平瀑布群—晋察冀军区旧址—平型关大捷战役纪念馆
7、北京—河北河间县白求恩手术室旧址—马本斋烈士纪念馆—沧州铁狮子—吴桥杂技大世界
8、北京—河北易县狼牙山五壮士塔—保定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9、北京—河北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10 、北京—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张家口晋察冀司令部旧址—赤城大海坨平北抗日根据地—张北草原
11、北京—热河革命烈士陵园—董存瑞烈士陵园—承德避暑山庄
12、北京—山西长治八路军总部—“百团大战”指挥部旧址
13、北京—大同遇害矿工“万人坑”展览馆—平型关战役遗址
14、北京—忻州五台县晋察冀军务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徐向前故居和纪念馆
15、北京—吕梁市刘胡兰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三、全国线路
东南方向
1、北京—山东省台儿庄大战纪念地—微山湖—枣庄、济宁铁道游击队红色旅游区
2、北京—河南省南阳桐柏市英雄纪念馆—桐柏山旅游区
3、北京—安徽省宣城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新四军军部旧址—清凉山风景区
4、北京—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淮北市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5、北京—中山陵—江苏省南京梅园新村、雨花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玄武湖
6、北京—江苏省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汉王墓
7、北京—浙江省嘉兴市中共一大旧址—南湖风景区
西南方向
8、北京—江西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方志敏烈士纪念馆—滕王阁
9、北京—江西省萍乡市秋收起义纪念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武功山
10、北京—江西省井冈山市、赣州市、吉安市系列红色旅游景区
11、北京—福建省龙岩市革命遗址群
12、北京—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3、北京—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滴水洞—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长沙市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岳麓山—橘子洲
14、北京—岳阳市平江起义旧址—汨罗市任弼时故居—洞庭湖、岳阳楼
15、北京—张家界市贺龙故居和纪念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16、北京—广州市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纪念馆和烈士陵园—梅县叶剑英纪念馆
17、北京—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红八军军部旧址—天坑—德天瀑布
18、北京—广西桂林市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界首红军突破湘江烈士陵园—阳朔
19、北京—海南省五指山市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海口市琼崖纵队改编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定安县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20、北京—重庆市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刘伯承纪念馆----聂荣臻陈列馆----赵世炎故居
21、北京—广安市邓小平故居和纪念馆—花蓥山游击队遗址
22、北京—巴中市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血战剑门关遗址—朱德故居纪念馆—泸州、雅安等地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23、北京—遵义会议纪旧址等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黄果树大瀑布—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24、北京—云南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西北方向
25、北京—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黄帝陵—延安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26、北京—甘肃省兰州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旧址、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甘南州腊子口战役旧址
27、北京—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东北方向
28、北京—辽宁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阳故宫—抚顺市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战犯管理所—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兴城市塔山阻击战纪念馆
29、北京—吉林省四平市四平战役纪念馆—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
30、北京—哈尔滨东北抗联博物馆—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太阳岛
31、北京—牡丹江市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林海市杨子荣烈士墓和剿匪遗址
北京周边6条精选看海路线
线路1:北京—南戴河
推荐理由:离北京最近的海
南戴河海滨旅游区位于抚宁县城东南19.5公里处,与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滨毗邻相望。南戴河海滨浴场沙软潮平,滩宽和缓,潮汐稳静,水温适度,安全舒适;海底沙细柔软,海水清澈透明,无污染。
气候提醒:七八月份平均为25℃。是一个进行海浴、沙浴、日光浴的理想的天然佳境。
出行提醒旅游区内开辟了一个75000平米的海水浴场,并建成了20多个宾馆、招待所、餐馆、商店等服务网点,令游客吃住无忧。
小贴士:现在,沿海公路已贯穿该区,并与北戴河、天下第一关、黄金海岸、碣石山、背牛顶等著名旅游区相通。
自驾车线路:京沈高速路一直走,南戴河出口,过路费100元左右。
北戴
线路2:北京—北戴河
推荐理由:众多的海边别墅
一脉青山,山光积翠;一汪碧水,水色含青。北戴河海滨环境优美,风光秀丽。风景区西面是婀娜俊美的联峰山,山色青翠,植被繁茂。每逢夏秋季节,山上草木葱宠,花团锦簇,各种松柏四季常青。戴河如练,沿凶脚婉蜒入海。山中文物古迹众多,奇岩怪涧密布,各种风格的亭台别墅掩映其中,如诗如画。
南面是悠缓漫长的海岸线,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水质良好,盐度适中。沿海开辟的30多个专用和公共海水浴场,为游客嬉戏大海,尽情享受海浴、沙浴、日光浴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东面有鸽子窝公园,是观日出。看海潮的最佳境地。沿海岸线向内,更有秦皇宫,北戴河影视城、怪楼奇园。金山嘴、海洋公园等各种风格、不同特色的旅游景点分布,加上众多街心公园和花园的点缀,山、海、花、木与掩映其中的各式建筑交柜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风景画。
气候提醒: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期平均气温只有24.5℃。且空气清新,滨海地区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离子4000个,高于一般城市10至20倍。
翡翠岛
线路3:北京—翡翠岛
推荐理由:京东大沙漠,滑沙,海边露营
翡翠岛位于昌黎县黄金海岸南部,东北距北戴河海滨40公里,西距昌黎县城25公里,岛上沙山连绵起伏,最高处达44米,方圆7平方公里,素有“京东大沙漠” 之称。这里除了黄沙、绿林、碧海、蓝天的奇特景观外,还是鸟类的王国,几乎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鸟类在这里可以找到踪影。
特色项目:滑沙入海;冲浪、太空球、海水浴、京东大沙漠观光、下浅海网鱼等。翡翠岛的海浴场远离城市和乡村,没有任何污染,且沙细、坡缓、水清、潮平。
秦皇岛
线路4:北京—秦皇岛
推荐理由:享受懒人海滩
离北京不远,也是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一处海景,让喜欢偷懒的你省却了长途旅行之苦,驾车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乘火车两个半小时即达。
特色项目:滑草、滑沙一座高高的沙山,爬上后领一个木质平底的滑车,山这侧是滑沙,那侧是滑草,两侧都有尖叫的人们坐着滑车呼啸而下。还有一种长长的滑道,一车两人,配合好的话可以最后滑进海里,不过不想湿屁股的话,就快想办法调车头吧。
气候提醒:平均降雨量仅有7毫米;平均气温16℃,平均最高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会超过29℃,平均最低气温11℃。
小贴士:选择宾馆住宿时一定要砍价。
线路5:北京—青岛
推荐理由:山盟海誓的最佳去处
青岛被誉为“东方瑞士”,地处山东半岛东南、胶州湾畔,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映出青岛美丽的身姿;赤礁、纸浪、彩帆、金色沙滩构成青岛美丽的风景线;历史、宗教、民俗、风土人情赋予了青岛旅游丰富的文化内涵。
大海使你的心胸开阔,崂山让你体会清虚与幽静。每年7、8月份时值青岛啤酒节和海洋节,高挑的青岛姑娘,豪爽的青岛小伙会让你体味北方人的魅力。
出行提醒: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旅游设施非常完备。可以住景观绝佳的星级宾馆,也可以住经济实惠的家庭旅馆。青岛是个岛城,街道比较特别,有好多道路是单行线。所以有时候感觉可以直接去的地方得绕点路,如果稍有了解,打车时就不会有误会了。
小贴士:以海鲜为主的独特饮食,新鲜清淡为其特色。崂山绿石,天然珍珠,精巧的草制工艺品,更受旅游者的青睐。青岛还是闻名海内外的青岛啤酒的产地,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新鲜的青岛啤酒。
自驾车线路;京津塘高速—杨村出口—天津外环—京沪高速—济南—济青高速—青岛
特别推荐:青岛崂山
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
兴城、葫芦岛
线路6:北京—兴城、葫芦岛
推荐理由: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兴城海滨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的一个主要景区,是城、泉、山,海、鸟五大景区之首。海滨风景区北靠首山国家森林公园,西邻温泉疗养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城,南与渤海湾中最大的岛屿菊花岛隔海相望。
自驾路线:北京—京沈高速公路—北戴河—南戴河—秦皇岛—兴城,路桥费200元。
小贴士:海滨风景区海岸线长14公里,占地面积15.69平方公里,其中海城面积4.7平方公里。由兴海湾、港口湾、邴家湾和老龙湾四个天然浴场组成。海滨风景区沿岸不仅悬崖陡峭,而且植被繁茂。数十万株黑松林和萌芽松林环抱海湾。红墙绿瓦、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可近看海鸥戏水,远眺渔帆点点,饱览海之风韵。
出行提醒:兴城海滨风景区不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而且拥有二十多处的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不可错过的景观有三礁揽胜,菊花女雕塑、怪坡大佛、圣亚兴海游乐园、洪波涌起坊、九龙滩、观海石,龙回头,卧观日出,天后宫等。
京城胡同游线一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
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胡同游(追循老北京的脚步)
1、游客在北海公园北门(后门)西侧100米左右的胡同游览出发点乘老北京传统交通工具三轮车出发(每辆可乘两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到达行程的第一站--鼓楼。 鼓楼建于1272年,高约50米,是旧京城的报时中心,导游带领客人登鼓楼俯看中轴线两边东西两城的胡同,讲解北京的历史、城市格局及胡同的形成,并参观四合院模型。
2、离开鼓楼,客人乘三轮车穿过胡同,沿着什刹海走一段,在银锭桥下车,在导游的陪同下,到带有浓郁京城民风的胡同里漫步,听导游讲解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的文化内涵,看胡同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并走进普通居民住宅四合院参观,并与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
3、游客乘三轮车前往有“红楼大观园”之称的恭王府花园。 恭王府花园是胡同中清代的贵族人家的大宅院。它始建于1779年,占地3公顷,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导游陪同游客穿过秀色迷人的王府花园萃锦园,参观为昔日贵族家庭开展社交活动而举办京剧堂会的大戏楼,对比贵族人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游客可以在恭王府花园小憩,品茶,吃小吃。
·京城胡同游线二
胡同是了解北京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形式。
第一站:西砖胡同法源寺。乘102路电车教子胡同站下,南行约八百米。胡同内的建筑颇有几处值得驻足端详的,而法源寺更因厚蕴历史文化而不可不妨。今年2月,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原本备受世人冷落的书和寺顿成热点。书中虽多有虚构,但基本史实还是有据可依的,不妨看看,这对您了解法源寺的价值有帮助。法源寺的丁香很有名,号称香雪海、曾与崇右牡丹、恭王府海棠并称京畿三大花事。爱花的朋友,游时请留意一下。
第二站:平安大道段祺瑞执政府。乘102路至西四换乘13路至十条站下车马路对观即是。此处原为段祺瑞执掌北洋政府时的官邸,建筑兼有中西风格,主楼之砖雕令人叹为神工。与此处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的那次屠杀,就发生在这儿的门前。见证了历史的影壁在去年的平安大道改造中被从原来的民宅中被解放出来并涂饰一新,游时别忘了看上一眼。
第三站:成贤街辟雍大殿。乘13路至国子监站下车,路西有牌楼的胡同即为成贤街。"成贤"指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全国第二大孔庙即位于胡同东侧。孔庙固然重要,但说到古建筑物的价值,国子监辟雍大殿较之毫不逊色。辟雍为元明清三朝皇帝讲学的课堂,建于彝伦堂前,琉璃牌坊后,水绕四门,有汉白玉的四桥可通。大殿嵯峨崔嵬,十分壮丽,称得上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品。鲁迅先生曾在殿中以整理前朝宫室简牍为业。今日寻访,仿佛仍依稀有个矮瘦身影在忙碌着。前面提及的琉璃牌坊,又称“园通教译”牌坊,也是同类牌坊中硕果仅存的几个之一,美得让人心跳暂停。
第四站:戏楼胡同柏林寺。出成贤街东口,马路对面即是戏楼胡同。柏林寺的古树很有名,其中一株婆罗树曾于民国年间被列为京城奇树三四之一,可惜现在寺中已无人能说清此树还在不在。寺名柏林,树中自然不乏古柏,但现在有价值的寺中古树,似乎应把千年银杏、700年白皮松和300年龙爪槐排在前面。怪不得先人有树木崇拜,那阅尽沧桑的古树蓦地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感觉到膝盖有着地的欲望。
上述各景点中,除法源寺外皆可免费参观。全程游下来,门票车资也就10元上下,真可谓惠而不贵。免费的原因,是它们现在被一些文化单位(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首都图书馆、中国文物)中用了。这些单位的人大都明白自己身居之处为宜宗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对来访者都很客气。
而许是由于为这些遗产被忽视而不在乎,住在上述几条街巷中的寻常百姓,往往会以异乎寻常的热情与前来寻“宝”者开侃。于是,“北京”和“北京人”这两个词,便会让你顿然感受到历史的深度和人情的温度。
·“胡同游”推出“水上游”
什刹海是北京城内的一颗耀灿的明珠。三十四公顷水面碧波荡漾,依依垂柳掩映着王府。寺庙、钟鼓楼和名人故居。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此地仍具有旧都风貌,沿岸边漫步其间,站在银锭桥上,可远望西山,近看湖水;进入婉蜒曲折的胡同与错落有致的四合院,又有观风问俗之乐。
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在成功推出“胡同游”五年后,在沉寂了上百年的什刹海推出“什刹海水上游”。
“什刹海水上游”的项目主要有三项:
一、王府名人故居游
游客在北海公园后门对面荷花市场乘上古色古香仿“清明上河图”的楷船去行程的第一站--故居。在导游的带领下船过银锭桥到后海,这里是北京城内欣赏钟鼓楼的最佳位置,钟鼓楼一虚一实,耸立在绿树从中,与“银锭观山”共同构成一幅极美的北京风情画。故居是醇亲王府花园,康熙年间,是大学士明珠的府第,后来成为和绅的别墅。1894年,末代皇帝傅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举家搬到这里。
1963年,搬到这里居住。1981年5月29日,在这座花园溢然故去。故居里有的生活用品陈设和生平事迹展览。
离开故居,游客上船驶往后海南岸,然后乘老北京传统交通工具三轮车去恭王府花园。
恭王府花园始建于 1779年,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花园。相传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恭王府曾是清代大学士和绅和恭王奕忻的住所。导游陪同游客参观秀色迷人的清代王府花园。最后游览在恭王府花园结束。价格130元/人,
二、夏日傍晚逍遥游(好梦江南)
游客乘坐古色古意的橹船,由一个头戴斗笠、身着**马夹的船把式摇动,伴着夕阳西下的余辉出发。船行在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穿过银锭桥,这时候是钢锭观夕阳的最佳时刻。
太阳渐渐落下,橹船上点起了马灯,船头怀抱丝竹乐器的**弹拨出轻柔动听的民间乐曲,游人船上品茶小吃。天色黑下来时,游人点燃纸船中的蜡烛,许下心愿,将纸船放入水中,灯浮水面沿船尾浮动,忽明忽暗灿烂一片。丝竹声中岸上行人驻足观看,船上游客畅饮尽兴,使人恍如回到唐宋年间的江南水乡月夜……价格:280元/船每70分钟
三、水陆配合胡同游
胡同游览的“漫步胡同生活”项目,在每年4月一10月,可以在什刹海上乘坐一段指船。这样,原有的项目增加了水路交通。价格:150元/人。
预订时请注意:
1、因橹船受季节影响,以上项目的游览时间为4月一10月15日。
2、乘船出发地点在北海后门对面荷花市场。每条船的最大容量为10人。遇4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天气,橹船暂停。
3、预订请至少提前1天。
·到胡同感受昨日的北京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城市小巷,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北京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风俗。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我们为您了解北京胡同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提供最为规范、最为专业的服务。公司有十余名受过专门培训的英、日、德、中文专职导游,有50名经过外事纪律、交通常识及外语培训、统一着装上岗的青年组成的三轮车队。公司为所有参加胡同游的客人提供全程的导游、三轮车服务。 而最具游览价值的属什刹海胡同,什刹海是北京城一处历史文化风景区,包括前海、后海、西海三个湖泊,保存良好的恭王府,纵横交错的胡同,与古老的钟楼、鼓楼遥相呼应。堪称北京最具代表的胡同地区。 从鼓楼大街西侧进入什刹海地区,登上银锭桥驻足观望,天空晴朗的时候,能看到山清晰的轮廓,这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银锭望山”。后海的两岸有恭王府、郭沫若故居、故居,不远处有鼓楼和钟楼。
“胡同游览”项目主要有两个
一、胡同游(追循老北京的脚步)
1、游客在北海公园北门(后门)西侧100米左右的胡同游览出发点乘老北京传统交通工具三轮车出发(每辆可乘两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到达行程的第一站--钟楼。
钟楼建于1272年,高约50米,是旧京城的报时中心,导游带领客人登鼓楼俯看中轴线两边东西两城的胡同,讲解北京的历史、城市格局及胡同的形成。
2、离开鼓楼,客人乘三轮车穿过胡同,沿着什刹海走一段,在银锭桥下车,在导游的陪同下,到带有浓郁京城民风的胡同里漫步,听导游讲解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的文化内涵,看胡同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并走进普通居民住宅四合院参观,并与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3、游客乘三轮车前往有“红楼大观园”之称的恭王府花园。
恭王府花园是胡同中清代的贵族人家的大宅院。它始建于1779年,占地3公顷,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导游陪同游客穿过秀色迷人的王府花园萃锦园,参观为昔日贵族家庭开展社交活动而举办京剧堂会的大戏楼,对比贵族人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游客可以在恭王府花园小憩。活动结束后,三轮车将客人送回出发点,全程游览时间约两个半小时。
二、做一天北京人(感受胡同生活)
游客在参加完第一项活动之后,在导游的陪同下到达胡同中的一所小学,参观小朋友们在课上、课下的活动,与教师和小朋友们交谈,了解北京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之后,走进居民家中做客,与好客的主人一起包饺子、吃家常菜、聊天。深入地了解改革开放给普通居民带来观念上和物质上的变化。此路线全程导游、三轮车服务。全程游览时间约四个半小时。
A: 胡同游2.5小时 价格:180元/人
B: 胡同游4.5小时 价格: 230元/人
预定时请注意:
(1)10人以上团队需提前5天,10人以下需提前3天。
(2)“做一天北京人”只接待4人以上(含4人)团队。
(3)出发地点在北海公园后门西侧100米处,出发地点有“胡同游”标志牌。
(4)每天上午9:00一次,下午2:00一次。
背景资料: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多得有几千条,它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胡同中主要建筑几乎全部是“四合院”。这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对称形式围在一起构成的对闭式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胡同被推土机推掉,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尽管如此,在北京的市区内,胡同仍是占据着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居住着近半数的人口。胡同不仅过去是,而且现在仍然是许多北京人生息与共的地方。
精典行程:
1.发现老北京乘三轮车到后海银锭桥,浏览传统特点的市井生活,参观古老的胡同,参观百姓居住的古老的四合院和居民家庭。乘三轮车返回。这可以一般地了解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居民生活情况。享受乘坐三轮车观光的乐趣。1小时
2.追循老北京的脚步乘三轮车到市中心有700多年的古代北京报时中心———鼓楼,登上高高的鼓楼俯瞰旧北京城和远处的新北京城,参观鼓楼。乘三轮车到什刹海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桥下车,到古老的胡同里漫步,参观百姓居住的古老的四合院。乘三轮车到过去贵族生活的场所恭王府花园参观,并喝茶、小吃。乘三轮车返回。这是很受游客欢迎的安排,能直观地了解北京城市历史和现状。了解胡同、四合院丰富的人文内涵,了解旧时贵族生活同普通百姓生活的区别。享受乘坐老北京人力三轮车观光的乐趣。2.5—3小时
3.深入北京过去和今天乘三轮车到市中心有700多年历史的古代北京报时中心—鼓楼。登上高高的鼓楼俯瞰旧北京城和远处的新北京城,参观鼓楼。乘三轮车到后海银锭桥下车,参观古老的胡同,参观百姓居住的古老的四合院,到居民家喝茶吃北京小吃聊天,乘三轮车到胡同里的小学校或幼儿园参观。乘三轮车返回。这是很值得推荐的安排。能使人较全面地了解北京城市的历史沿革。深入体验胡同、四合院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享受乘坐老北京人力三轮车观光的乐趣。2.5—3小时
4.感受胡同生活乘三轮车到市中心有700多年历史的古代北京报时中心———鼓楼。登上高高的鼓楼俯瞰旧北京城和远处的北京城。参观鼓楼。乘三轮车到后海银锭桥下车,参观古老的胡同,参观百姓居住的古老的四合院。乘三轮车到过去贵族生活的场所恭王府花园参观,喝茶。乘三轮车到胡同居民家做客,包饺子吃饭。饭后参观小学校。乘三轮车返回。这也是很受欢迎的安排。除了具有第二项的全部内容外还能享受到胡同里普通老百姓家进餐吃饺子的乐趣,使您亲身感受北京市民的生活,从而充分了解北京。4、5小时
5.夏季傍晚逍遥游每年5月5日—9月30日傍晚,游客乘三轮车,绕过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去胡同,参观丰富多彩的傍晚的居民生活,参观胡同人家。之后乘三轮车到前海小公园,参观各种自发的民间活动(打牌、下棋、扭秧歌等)。能享受三轮车上纳凉观光的舒适和乐趣。看到秋日傍晚北京老百姓非常丰富多彩的生活。1.5—2小时
6.水陆配合胡同游经典推荐什刹海水上游(好梦江南:乘人力橹船、听**演奏丝竹乐曲、放河灯)。最佳游览时间是每年4月—10月17:00—20:30。
路线
乘三轮车去鼓楼———参观鼓楼———乘三轮车———什刹海———银锭桥———参观胡同———胡同居民家庭———乘橹船返回北海后门路线
在前海乘橹船———前海———银锭桥———后海———参观胡同、居民家庭———乘三轮车———参观恭王府花园———乘三轮车返回。胡同游览增加了水陆交通,这是休闲放松的好项目。既保留了胡同游览的精华,乘坐三轮车享受纳凉兜风的逍遥,又体验了美如江南的水上橹船的乐趣。尽览什刹海美丽的湖光山色。2小时
预订时请注意:1.以上所有项目提供全程专业胡同导游(英、日、法、德)及三轮车服务。 2.出发地点在平安大道北海后门西侧200米处,出发地点有“胡同游览”牌。
3.每天上午9时一次,下午2时一次。1.2米以下儿童收半费。
4.人力橹船因受气候影响,每年运营时间为4月至10月。每条船的最大容量为10人,遇4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这意思是说,由于地球有积蓄前端时间的冷热能量的情况,所以,进入冬至之后,还有40天的最冷天气;冬至之后的18天,僵手足;冬至之后的18天—36天的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可以冻死猪狗;而一旦进入冬至之后的36天——54天的这18天,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气候就转暖了;而冬至之后的54天——70天,人们就要脱下冬衣了;冬至之后的70天,就要准备春耕了,天气就彻底暖和了。
而三伏天怎么计算呢?三伏天的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规则,还是很容易计算的。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环?目?迹皇?熘?螅?质歉龈?眨?簿褪?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 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露?眨┏龇?梗?昂笳?盟氖?臁?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楼上朋友说的“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
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曰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办(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办。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办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
这《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笔者小时候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这“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我们看看明代的<九九歌》的不同说法,十分有趣。
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这声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这一说法较为详尽。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九九歌》则远没这么复杂,十分简单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目通俗易记。
而明代专门记载北京风物的《帝京景物略》所记的《九九歌》与上述又有不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盐虎本来指古代一种虎形的盐.这儿比喻人们所堆的雪人);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屹蚤出。”这最后几句对于冬天受冻的穷汉给予了很大的同情。这两个复杂的《九九歌》版本互有异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五九四十五”,前一说法为“太阳开门户”;后一说法为“家家堆盐虎”。这可能反映了这两首《九九歌》产生的时期在冬六的降雪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上述明代北京地区流行的简单版本《九九歌》中说:“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上一世纪时的《九九歌》都成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一改动不可忽视,它反映了明代时北京的天气比上一世纪时北京天气要冷,以至于从物候现象表现出来,柳树出芽长叶要相差一段时间。
冬天的《九九歌》十分流行,因为零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十分难熬,其实夏天也有《九九歌》,不过夏天可不像冬天一样。要画什么“九九消暑图”了。夏天的九九与冬天相对应,从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据明代《五杂俎》记载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古代有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出应用);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难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人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促织指蛐蛐)。”这夏天的《九九歌》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观感觉为主。
上述冬夏(九九歌)反映了老北京地区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与关心。